戴同學長得又高又帥,由於腦部先天的傷害,因而身體動作的能力較弱;由於實習單位需久站久走,造成足部產生不適而來求助。經評估後發現,他的雙腳屬於嚴重的的扁平足,雙足後跟歪斜外翻,而且雙足舟狀骨與第一蹠骨亦已接地而於腳底出現厚繭。由於他的下肢肌力較弱,因而站立時腳趾呈現用力抓地的現象而出現爪型趾,加上他身材很高,因而站立時雙腿呈現X型腿重心放在腳的內側來支撐上半身。
- May 31 Tue 2016 10:56
足部健康電子報第五十八期-為何嚴重扁平足易合併腳痛與拇趾外翻?
- Mar 07 Mon 2016 16:09
足部健康電子報第五十七期-為何住在國外的林先生因買大一號的鞋子而產生足底筋膜炎?
林先生住在國外,每天過著規律的退休生活,並且有良好的運動習慣;很訝異竟然因為足底筋膜炎而找台灣的妹妹幫他買復健的器材;由於他住在國外,只好請他將常穿的舊鞋底部拍照給我看,並請他檢查腳底長繭的部位,再藉由網路通訊軟體為他進行科技的雲端服務。
他訴說後腳跟痛處如圖二,通常發生在坐久之後或剛起床,走幾步路後腳底就一切如常了。醫師跟他說是足底筋膜炎,但是一直沒有根治而困擾很久!經過再三確認他選鞋及穿鞋的過程後,他訴說了一個重點:因為在國外不容易買到4E寬楦且長度剛好的鞋子,一年多來都穿著較大尺寸鞋子(8~8.5 vs 7.5)。
- Mar 07 Mon 2016 15:58
足部健康電子報第五十六期-拇趾外翻造成的疼痛,用開刀做處置就能改善?
小廷目前於中學就讀,來的時候自訴有扁平足、拇趾外翻、腳後跟外翻與踝關節常出現不適的現象;媽媽訴說女兒常抱怨因為腳痛而拒絕上體育課,並與學校老師產生磨擦;後來媽媽幫她安排開刀,以降低拇指外翻造成的不適;雖然醫生已幫助她做放鬆大拇趾肌肉張力的手術,但由於開完刀之後腳還是有不適的現象而來求助。
經過評估後發現她足弓明顯偏低,合併拇趾輕度外翻、腳後跟外翻,走路時重心前傾,前足有明顯的峰壓;雖然她已經是青少年的年齡,但是腳形還類近小朋友的倒三角型 腳後跟與前腳掌面積相比明顯偏低;由於她平常不肯運動,因而下肢及大腿肌肉軟弱無力,同時合併有下背痛的困擾。進一步針對她外翻的大拇趾施力做外展的動作,發現雙腳的外翻關節角度明顯獲得改善,因而確認她的拇趾關節軟組織還沒有僵硬。
- Mar 07 Mon 2016 15:41
足部健康電子報第五十五期-讓蔡媽媽實現女兒的腳不要再開刀的期望?
小蓁目前才唸小二,但是腳從生下來已經歷上石膏、開刀等諸多的治療;媽媽訴說女兒生下來就因髖關節轉位異常而上石膏,後來因為腳骨頭異常而開刀,沒想到開完刀後,腳後跟呈現嚴重的外翻,學步過程腿嚴重內八,經常左右腳互踢而跌倒,身體的體態呈現歪斜,走路聲音大,鞋子磨損很快;最近因擔心腳痛,阿嬤買了一雙很軟的鞋子給她穿,結果腳好像歪的更嚴重而再度就醫!由於媽媽擔心女兒的腳會有再度面臨開刀的困擾,因而請問醫生是否有避免將來再開刀以外的方法?
- Mar 07 Mon 2016 15:33
足部健康電子報第五十四期-為什麼孕婦的腳容易出現低足弓與腳跟痛的現象?
- Mar 07 Mon 2016 15:24
足部健康電子報第五十三期-什麼方法讓患有帕金森氏症的洪老闆可以安穩的走路?
洪老闆六十五歲,平時熱心於扶輪社的公益活動,活動能力非常好。但是近年突然出現肌肉緊繃疼痛、身體無法伸直、肢體動作僵硬遲緩、靜止時顫抖、走路姿勢與步態不穩定等諸多異常現象;經過醫師診斷,才知道是患有帕金森氏症的問題。由於平衡反應也變差,因為擔心走路跌倒而由家人陪伴來求助。
經評估後發現他全身肌肉因姿勢長期前傾而呈現緊繃的現象;因為用手綁鞋帶的動作不順利,因而鞋帶沒有好好固定,使得鞋子呈現鬆大的現象,鞋尖的底部也呈現嚴重磨損的外觀。走路時眼神向地下、用小碎步拖地走路,身體呈現駝背前傾姿勢。
- Mar 04 Fri 2016 17:35
足部健康電子報第五十二期-為何久站的人容易腳痛及腰酸背痛?
- Mar 04 Fri 2016 17:30
足部健康電子報第五十一期-什麼奇蹟讓退化性關節炎的廖媽媽膝蓋能夠不痛的走路?
廖奶奶已經七十多歲,由孝順的女婿專程由台中陪她來求助;女婿訴說丈母娘與他父親的狀況類似,而他父親在經過我的協助後回家,鄰居都很訝異為何他能夠奇蹟似的正常站與走,也讓他不再擔心父親不敢走路或跌倒的壓力。
廖奶奶訴說年輕時因為做粗重的水泥勞力工作,習慣穿鬆大的工作鞋,平時走路又快又急,老了後患有嚴重的退化性膝關節炎,雙足膝關節內側磨損腫脹,並呈現明顯的O型腿;看了多位骨科醫生,都建議要開刀換人工關節;而她期望開刀前做最後的努力,祈求能夠有奇蹟出現!此事讓我想起一位老農夫於醫院就診時說的俚語:「種田人年輕用命犁錢,老了只能用錢犁命」。
- Mar 04 Fri 2016 17:24
足部健康電子報第五十期-唐寶寶、舞者為什麼容易有扁平足與拇指外翻的困擾?
林小妹為一位唐寶寶,但與眾不同的是她也是一位舞者,她在國小時就因為努力克服身體障礙,參加舞蹈比賽獲得諸多獎牌,因而以「彩虹的微笑~舞亮美麗人生」而入選新北市的十位勇者。由於她和其他唐寶寶同樣有嚴重的扁平足,加上跳舞而過度使用大拇指,使得她的拇指外翻較同年齡的小朋友來得嚴重。她媽媽很困擾是否要讓她繼續學習跳舞?
- Mar 04 Fri 2016 17:18
足部健康電子報第四十九期-什麼奇蹟讓中風坐輪椅的周媽媽敢站起來走路
昔日在電視上看到佈道大會,神的奇蹟及眾人的激勵下,讓一位平日靠輪椅活動的教友,奇蹟似的敢站起來走路,讓大家好感動;沒想到類似的奇蹟也在我身邊出現;周媽媽年紀才50歲,但已中風七年,由於手腳神經皆嚴重受損,平常都依賴外傭推輪椅,自己不敢走路;由於偏癱的腳合併有嚴重的垂足,因而使用托足板配合四腳拐來輔助站立;此次因為站立時前足的腳掌不適而來尋求協助。
中風的復健與治療是一場長期抗戰,周邊的家屬也同步被綁票似的困在一起。如果治療只是延長生命而沒有自主的活動力,對於病人與家屬就沒有什麼生活品質可言!為了讓病人能夠重回家庭與社會,走路能力在其中就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!用腳走路對一個健康的人而言不覺得有何重要性,但是對於依賴輪椅行動的人而言,靠自己的雙腳走路是一種荷求與夢想;只有失去走路能力的人,才能深刻感受到腳對生命的重要性!